关于杭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政府的各项决 策部署,抢抓峰会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发展杭州,全年经济高开稳走、积极向好。
(一)全力服务G20,实现峰会保障和城市发展“双丰收”
顺利完成峰会保障。建立G20杭州峰会项目快速审批机制,开展峰会项目建设大比武和立功竞赛活动,高标准完成了一批G20峰会主场馆、B20峰会主会场、国内外嘉宾住地、相关活动场地及沿途道路、安全保卫等改造提升项目,精心落实会议、文艺演出等活动方案,确保峰会圆满召开和会务服务精准到位。巧借东风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进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优化、民生改善提升等项目。一批事关杭州未来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借势推进。集中实施了一批民生工程。紧抓机遇推进城市国际化。紧抓峰会重大机遇,用好峰会重大成果,出台《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以“打造四大个性特色、形成四大基础支撑”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二)经济结构更趋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经济增长领跑全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50.49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同期的2.9:38.9:58.2调整为2.8:36.0:61.2。第三产业比重首超60%。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80.0%。消费驱动更加明显。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6.20亿元,增长10.5%。网络消费继续引领消费增长,实现网络零售额3445.65亿元,增长28.6%。消费升级不断加快,消费热点由传统的吃穿住行消费向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消费转变。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2.38亿元,增长13.2%,总量居副省级城市第二。规上服务业企业和工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33.7%和6.7%。新增上市企业1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92家。全年新设各类市场主体16.93万户。
(三)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经济新动能引领发展
信息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信息经济增加值2688.00亿元,增长22.8%,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创新经济引领发展。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和11.6%。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3.1%,发明专利授权8647件。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支持政策和综合交通建设规划方案正式发布。未来科技城、阿里集团获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称号。成立浙江工程师学院、西湖高等研究院。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35家;建成国家级孵化器30家。省市特色小镇创建培育44个。
(四)重大项目强势推进,有效投资更加聚焦补短板、强创新领域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2.42亿元,增长5.1%。重点项目提前“双完成”。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22.7%和106.1%,均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扩大有效投资举措更加有力。全市开展了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大项目“互看互学”大比武和4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实施“百日攻坚”,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全市累计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27.87亿元、停车场专项债额度200亿元。
(五)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2016年城市化率达到76.2%。城市规划总规修订获批。开展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镇综合整治攻坚,23个村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加快县、市(区)发展。进一步深化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等工作。小城市集聚功能逐步增强。继续推进26个中心镇建设。新增12个转型升级示范镇。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对口帮扶。
(六)全面推进重大改革落实落地,多个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有效落实。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任务,出台扶持实体经济32条,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生产线)213家(条),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作坊)874家,为企业减负300亿元以上。政府自身改革不断深化。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并推广服务清单模式,“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向全国推广。探索建设工程“多测合一”制度,试行“一窗式”综合服务。推进新一轮公务用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和资产证券化推进加快。信用示范城市创建走在全国前列。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业综合试点。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出租车、网约车管理和服务改革。
(七)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杭州”建设深入推进
生态保护力度加大。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巩固西湖、西溪湿地、运河综保工程成果。“四治”攻坚扎实推进。实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畅通西部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出台网约出租车政策。加大停车场库建设。深化生活垃圾治理“三化四分”。节能减排深入开展。实现市县两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常态化。加强能耗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管理。
(八)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升。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3%以上,主城区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超过81%。深入推进“双下沉、两提升”。重点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本级和11个区、县(市)级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出台“就业创业新政27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7.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2%。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98%以上。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0%和8.5%。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过去的五年,杭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辐射带动力、文化影响力、环境吸引力不断提高。一是城市能级和首位度明显提升。成功跻身全国第十个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从22.0%提高到23.8%,在全省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更加明显。二是重大战略加快落实落地。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战略在杭落地,成功筹办G20杭州峰会,取得第19届亚运会主办权,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两区两会”为战略机遇,深入推动新一轮城市国际化,明确“三步走”建设世界名城奋斗目标。三是新动力、新动能转换趋势明显。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省会城市第一,入选民营500强企业数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首位。信息经济引领、服务业主导、先进制造业支撑的产业格局不断巩固,信息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4.3%,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四是重点改革领域有特色、有亮点。出台《杭改十条》,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率先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和“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信用杭州建设、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全国。五是民生保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8.29万人,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从1.98缩小到1.87。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与重点工作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17年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1.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其中网络零售额增长20%;货物出口总额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10%以上。
——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2%。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及二氧化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比例,省控劣V类水质断面削减个数均按国家、省确定的目标要求安排。
为完成上述目标,应努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持续推进发展动能转换,确保经济稳健优进
一是坚定不移发展创新经济。推动创新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环境建设;狠抓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中心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狠抓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领导人才、战略经营人才引进和“杭州匠人”培育;加快完善中介服务市场,积极推动重点产业“军转民”“民参军”,争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二是抢抓机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1+6”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三是多措并举扶持实体经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落实“四换三名”和“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加大清费减负力度,建立完善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负担运行监测体系。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加大股份制改造的力度。四是统筹兼顾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均衡发展。着力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强重大项目招引。着力推动新消费引领新供给激发新动力。积极发展数字家庭、在线教育、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二)抢抓战略窗口期,乘势而上推进城市国际化
一是更好地发挥国家枢纽城市作用,加快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枢纽建设。落实杭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推动铁路枢纽升级。积极推进萧山机场扩容提升,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提高国际空港能级。二是更好地发扬电商发展的优势,打造网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力争在跨境电商B2B发展、跨境支付、信用保障、国际物流和“海外仓”建设上取得突破。全力打造全球电子商务平台,加强网上知识产权保护。三是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打造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实施新一轮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持续打响G20主题旅游品牌,加快发展智慧旅游、共享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体系。四是更好地放大“后峰会、前亚运”效应,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加快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建设。积极引进高端国际会议、展览项目和国际组织。高标准做好亚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办好全国学生运动会,推进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及世界游泳大会筹备工作。继续深化与国际性体育赛事组织合作。
(三)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推进试点示范建设落地。落实“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建设大交通体系、商贸物流枢纽、高能级开放大平台。深化长三角合作,推进都市区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快拥江发展,推进城市功能延伸。统筹沿江流域各类资源要素,形成“拥江发展”市域主体框架。集中精力引进一批总部、集团、机构落户钱塘江两岸。三是夯实发展后劲,打造高层次产业平台。加大对重大产业平台的扶持力度。抓好城西科创、城东智造、沿河沿湖高端商务带建设。四是统筹区域建设,加快三区四县市发展。完善主城区与副城、新城、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加强桐庐、淳安、建德、临安县城建设。抓好省级小城市试点和中心镇建设。
(四)打好转型组合拳,全面提升“美丽杭州”建设
一是深入实施“三改一拆”。打好治危拆违攻坚战。全面推进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加快全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镇建设。二是着力推进“五水共治”。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加快防洪水、排涝水项目建设,继续实施七大节水工程。三是大力开展“治气治土”。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市建设。打好治土新战役。
(五)提升群众获得感,推进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增收。落实创新就业新政27条,开展新一轮大学生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支持自主创业和转移就业。加强对低收入农户的精准帮扶。二是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社保精准扩面。稳步提高工伤保险统筹层次,推进多层次工伤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新名校集团化战略。支持杭师大创一流大学。实施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创新工程。四是加快“健康杭州”建设。落实《健康杭州2030规划纲要》,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审查制度。五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市县及薄弱乡村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积极推进城市书房建设。六是深化平安杭州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危化物品安全法治化水平。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三、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2017年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攻坚破难最迫切、经济发展最亟待、民生改善最期盼、动能转换最需要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口,抓关键问题、抓实质内容、抓管用举措,全面推进各项改革部署落实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一)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按照“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率先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线上”审批,拓展“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范围。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制定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多测合一”制度,落实个体工商户登记、不动产登记等事项“综合进件、分类审批、流程优化、统一出件”新举措。积极探索创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建立投资项目审批首问责任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力度,建设面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的信用大数据平台。
(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有序推进低端和过剩产能淘汰。坚持住房居住属性,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完善公共租赁、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并行互补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健全企业风险识别和预警监测机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加快“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推进国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三)完善重大平台发展机制,深化创业创新改革
完善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管理机制,编制实施城西科创大走廊空间总体规划。推进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一流产业平台。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体制创新,出台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实施意见。加快特色小镇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特色小镇优胜劣汰,新培育一批省市特色小镇。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深化科技中介机构市场化改革。健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氛围。
(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属国企按照竞争、功能、公共服务三类进行分类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产权转让、交叉持股等多种途径,实现市属企业股权多元化。通过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国有投资平台和做地主体。激活民间资本,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广PPP模式,完善PPP项目合作机制,健全投资回报和风险分担机制。
(五)深化先行先试改革,积极探索“杭州经验”
完善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制,创建杭州知识产权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加大对研发投入、融资、首台套示范运用的政策扶持。深化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改革试点,探索创新跨境电商账户体系,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引导电商企业尝试跨关区申报,打造跨境电商大数据平台,建设跨境电商征信中心。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服务贸易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加强科技文创跨境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跨境融资产品和担保方式。
四、2017年扩大有效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2017年要继续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作用,全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围绕发展平台、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城乡统筹、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六大重点领域,将资金更多地投向增后劲、补短板、惠民生、强供给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35亿元,增长5%。其中:全市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点工业技术改造、生态环保投资增长15%以上。全市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63个,其中:实施项目450个、预备项目113个,年度计划投资1700亿元。
(一)发展平台领域
坚持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抓手,以“一区两廊两带两港两特色”产业布局为导向,引导要素、人才、产业向各大平台集聚,全面提升我市产业发展承载力。建成中国智谷富阳园区、杭州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华东管理区总部基地及转运中心等项目;全力推进滨江物联网小镇、余杭艺尚小镇、下沙东部医药港小镇、桐庐智慧安防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杭州新天地综合体、深国际华东智慧城、城市之星国际旅游综合体、大湖滨商圈精品工程等项目推进;完善大江东、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平台的配套设施。
(二)产业转型领域
坚持以“1+6”产业体系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加速提升产业层级。建成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浙商创新发展中心、杭州天安·富春硅谷一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中电海康存储芯片研发及中试基地、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MWh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广汽集团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工厂改造、格力电器杭州智能电器产业园、吉利集团首期年产10万辆AMA平台新能源汽车整车、农都农产品流通产业园、杭州顺丰创新中心、海康威视安防产业基地(桐庐)项目、东方雨虹新型建筑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等在建项目;积极推进万向聚能城、电信创新园(东区)等预备类项目前期工作。
(三)基础设施领域
坚持以城市国际化战略为引领,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提升。加强交通治堵力度,加快“两网一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下空间利用和综合管廊建设,推进城市立体开发。建成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西北段、2号线二期、2号线三期、4号线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杭州段)新开挖段、彩虹快速路(萧山段)、博奥隧道、江南大道改造提升工程(西兴立交-中兴立交)、望秋立交等项目,力争地铁三期工程各条线路全部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地铁5号线和6号线、市域轨道富阳线和临安线、绕城西复线、临金高速公路建德至金华段、铁路杭州南站、艮山路提升改造(彭埠立交-东湖路)、文一路地下通道(紫金港路—保俶北路)、望江路过江隧道等在建项目;积极推进杭州铁路西站、杭州中环(暂命名)、天目山路提升改造、江东大道改造等预备类项目前期工作。
(四)城乡统筹领域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加强城乡互联互通,深化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优质资源向县乡(镇)延伸。建成104国道余杭马头关至勾庄段改建、15省道至02省道连接线(长西线)临安段改建等项目;开工建设03省道萧山义桥至楼塔段改建、淳安S302省道丰茂半岛连接线、规划330国道淳安临岐至临安湍口段改建工程淳安段等项目;加快建设杭黄铁路(浙江段)、溧阳至宁德国家高速公路浙江省淳安段、崇贤至东湖路连接线一期等在建项目;积极推进临金高速省高网段、320国道余杭博陆至仁和段改建等预备类项目前期工作。
(五)生态环保领域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之路,重点推进构建城乡宜居体系、绿色低碳发展等重大项目。建成杭州九峰环境能源项目、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临安污水处理二厂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萧山餐厨生物能源利用、大江东片外排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萧山区浦阳江治理工程、青山湖综合治理和保护工程、钱塘江治理富阳段干堤加固等在建项目;积极推进杭嘉湖南排杭州八堡排涝工程、钱塘江生态经济长廊建德段(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等预备类项目前期工作。
(六)公共服务领域
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断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面,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建成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余杭区社会福利中心迁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杭州高级中学大江东分校、钱江世纪城学军中学附属文渊中学、市南郊监狱改扩建、浙江工程师学院等项目;加大城中村改造和亚运场馆建设推进力度;加快建设杭师大迁建、杭州市儿童医院医疗综合楼、杭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望江地区城市更新、启正实验学校、杭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在建项目;积极推进西湖大学、云谷国际公学、市民公园等预备类项目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