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版
首 页 信息公开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经济运行 专题专栏 体制改革 调查研究 网上办事 互动平台 政务信息 职工之家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济运行 > 年度计划
关于杭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   2014-06-27   |  

关于杭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杭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运行平稳、质量提升”的基本特征,较好地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表一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13

预期目标

2013年实绩

指标

属性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左右

8343.52

8.0

预期性

农业增加值

亿元

2

265.42

1.5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

亿元

10

3246.67

7.8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10.5

4416.12

9.0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4以上

4263.87

14.5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6以上

3531.17

13.0

预期性

外贸出口总额(不含省公司)

亿美元

力争8

384.16

10.4

预期性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6以上

945.20

9.9

预期性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

力争3

预计2.95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上年=100

3.5左右

2.5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以上

39310

10.1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2以上

18923

11.2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以内

1.85

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18.67

23.19

约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5以内

4.73

约束性

城市化率

%

74.5

74.9

预期性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下降4.8

预计下降3.5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下降3

统计数据还未公布

约束性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下降4

约束性

氨氮排放量

万吨

下降3

约束性

氮氧化物排放量

万吨

下降4

约束性

备注:()内为绝对数。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3.52亿元,增长8.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45.20亿元,增长9.9%。现代服务业首位度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416.12亿元,增长9.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2.9%,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信息软件、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7%、23.5%、18.0%、11.3%和10.0%。先进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23.88亿元,增长8.0%。工业增加值率达到18.6%,与上年持平。实现新产品产值3836.33亿元,增长20.3%,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8.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实现农业增加值265.42亿元,增长1.5%。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建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201个,通过省级验收现代农业园区48个,新增“菜篮子”基地66个,叶菜自给率提高2.7个百分点。优势特色产业平稳发展,实现产值276.38亿元,增长3.6%。

(二)投资消费均衡发展。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63.87亿元,增长14.5%。其中,十大产业投资848.58亿元,增长18.0%;基础设施投资852.47亿元,增长9.5%;房地产投资1853.28亿元,增长16.0%。市重点项目实现投资119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9.0%。消费增速稳中有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1.17亿元,增长13.0%,增幅逐季稳步提高。实现网络零售额1524.12亿元。外贸出口明显回升。完成出口总额447.7亿美元,增长8.5%,其中不含省公司完成384.16亿美元,增长10.4%,较好地完成年度任务。

(三)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2:43.9:52.9。十大产业引领转型发展。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3908.74亿元,增长12.1%,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4.1个百分点,十大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9%。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85.37亿元,增长8.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36.59亿元,增长7.1%,规模位居全省第一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达到2.95%。发明专利授权量4915件。“四换三名”工程有力推进。实现工业技改投资737.31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81.0%。淘汰关停水泥、造纸、医化、印染、铸造等企业230家。25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30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完成“无转有” 19789家、“个转企” 13114家、“小上规” 1139家。

(四)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就业形势稳定向好。新增城镇就业23.1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1.85%。社会保障稳步加强。年末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37.10、822.28、316.36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新增31.50、17.48、16.58万人。居民收入稳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310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8923元,增长11.2%。消费价格平稳可控。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2.5%。

(五)城乡统筹扎实推进。五县(市)发展加快。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中心镇建设加速。大力推进中心镇“双千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中心镇扶持项目建设,完成中心镇建设扶持项目27个,下拨扶持资金3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区县协作加强。区县(市)协作资金达到3.6亿元,落实年度协作项目126个,总投资达24.22亿元。

(六)“美丽杭州”建设加快。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有序推进“三江两岸”重点整治项目,建成沿江生态景观带75公里、完成绿化150万平方公里。环境治理扎实推进。全面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大力推进“清水治污”行动,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达标率为87.2%。主城区加快“无燃煤区”建设,强化路面与建设工地扬尘控制,汽油油品提升到国Ⅳ标准,投入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93辆。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明显,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任务。

(七)发展环境继续优化。金融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2174.71亿元,增长10.1%;贷款余额19350.70亿元,增长7.0%。“三改一拆”强势推进。共完成“三改”目标任务3977万平方米,为省下达目标任务的685.7%。拆除城乡违法建筑1667万平方米,为省下达目标任务的757.6%。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共清理削减438项行政审批事项,审批事项总数减少51.2%。实施审批流程再造,投资项目审批周期大幅压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不稳固,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交织,显性问题与潜在风险并存,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突出表现为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实体经济困难较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生态环境、民生保障与人民期待差距较大,地区生产总值等个别指标与年初预期目标尚有差距,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执行“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我市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从世界经济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3.6%,略快于2013年增速,世界经济将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美国货币政策、地缘政治风险、大宗商品价格等存在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复苏增加难度。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有利于释放发展活力。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金融、房地产等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从我市情况看,我市经济处在“总量排名退位”、“产业爬坡过坎”的关口,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但随着我市扩大内需、创新驱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一基地四中心”功能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增长极正在形成,为2014年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分析当前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安排既要考虑为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预留空间,又要兼顾鼓舞干劲,努力保持全省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根据全委会精神,2014年主要预期指标安排如下:

表二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比上年

增长%

指标

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8.5左右

预期性

其中:农业增加值

亿元

2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

亿元

8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9.5左右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5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3.5

预期性

外贸出口总额(不含省公司)

亿美元

7.5

预期性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8

预期性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

%

3以上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上年=100

3.5左右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0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以内

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22.59

约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6.8以内

约束性

城市化率

%

75以上

预期性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按照省下达

计划排定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约束性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约束性

氨氮排放量

万吨

约束性

氮氧化物排放量

万吨

约束性

备注:()内为绝对数。

有关主要预期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工作重点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需求的增长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主要考虑:我市正处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的阶段,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有利于促进就业、进一步改善民生和提高市民福祉。同时,为巩固我市在全省的首位度,有必要提振信心、自加压力,将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安排为8.5%左右比较积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安排8%左右)。8.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有利于引导全市上下把经济工作重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来,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根据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设定,建议三大需求的预期目标分别为: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主要考虑: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十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大江东、城西科创两大产业集聚区及其他产业平台的建设提速,有利于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速。“浙商回杭”、“腾笼换鸟”、央企合作、“机器换人”等工作扎实开展将使工业投资平稳增长。但制约投资增长因素较多,如项目资金筹措困难、征地拆迁难度加大、工业项目储备不足、房地产市场走向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企业家信心有待提振、民间投资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综合来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的目标需要付出较大努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一是抓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地铁工程建设。尽快开工建设杭黄高铁、临金高速、千黄高速等项目。加快大江东、城西科创等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之江新城等建设,推进大城北地区、西溪谷、望江地区等老城区有机更新。推进长安福特、东风裕隆、中科新松、杭汽轮重工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二是抓资源要素保障。编制《杭州市2014年度重点项目商请银行贷款建议表》,保障重点项目资金供给。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方式,整合现有财政扶持政策,加大财政间接扶持的比重,建立各类行政性存款与银行信贷支持挂钩机制、政府投资项目捆绑组合贷款机制,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加快启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争取尽早获批。推动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四规合一”。优化用地计划管理,确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产业集聚区、特色功能区、十大产业、“浙商回杭”、重大转型升级产业项目、中心镇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倾斜。加大已批未供、已供未用土地的清理力度,全面推进城镇低效利用建设用地再开发。实行差别化电价、水价制度,推动优质资源向高税收、低能耗企业倾斜。三是抓投资机制健全。继续完善重大项目领导领办制度,完善“5+4”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完善考核体系,逐步以新增地区生产总值与新增投资的比例、新增投资与新增用地的比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等指标来考核投资绩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主要考虑:近年来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战略,消费环境和消费预期趋于改善。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近年来稳步增长,为扩大消费奠定了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的消费需求升级加快,消费市场的潜力仍然很大。但家电、装修、汽车等消费热点降温,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股市持续低迷导致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等因素给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带来压力。综合考虑,建议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积极培育新兴消费。促进网络消费,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的实施意见》,围绕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改善城乡居民网络消费环境,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网上网下融合发展,不断推进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促进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终端产品消费。促进健康消费,培育健康产业市场,鼓励居民加大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健康消费。促进养老消费,大力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创新养老消费模式,积极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二是巩固传统消费热点。继续做好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商品消费工作,抓好休闲服务品牌提升建设及家政服务业规范管理。抓好杭州休闲购物节、第十五届中国(杭州)美食节、第十届汽车消费节、杭州酒吧休闲消费体验节、咖啡西餐节、西子美丽节、足道养生节等节庆活动。三是完善流通体系。深化“万村千乡”工程,加强连锁超市龙头企业的培育。继续推进农村小型标准超市改造提升,启动中心镇商业综合体建设。抓好社区便民网点和特色街建设。四是大力发展精品消费。打造国际化、个性化的时尚商圈,加快西溪新天地、杭州国际商贸城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快湖滨三、四期建设,积极推进延安路业态提升。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旅游产品、地方名特优产品、保健产品、优质农产品的包装和推介,进一步挖掘本地“老字号”品牌价值。

外贸出口增长7.5%。主要考虑:2014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和全球贸易量的企稳回升有利于我市外贸出口增长。国家、省和市2013年陆续出台了一揽子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其效应将在2014年逐步显现。我市出口的综合竞争优势仍然存在,开拓新兴市场潜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市场下滑带来的影响。但我市传统产业的优势正在逐步被东南亚地区所取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还有一个过程。因此,外贸出口将面临一个较长的低速增长期。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继续实施“1212”活动,扶持企业建立海外市场营销网络平台。加强出口产品创牌工作,建立省、市级出口产品品牌培育机制。支持企业并购境外知名品牌、培育行业专业品牌和国际先进设备。加强风险防范,推进与中信保、人保的合作,发挥出口信保作用。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发展,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二是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重点推动民营500强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发挥自身优势 “走出去”。加大海外推广力度,深化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机制,争取在东欧、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打响杭州企业形象品牌。推进境外合作园区建设,重点推进恒逸文莱石化项目、锦江印尼铝矿项目建设,推进华立集团开展建立国外工业园区的前期工作。三是大力推进服务外包。支持建立杭州国际服务贸易协会,加大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打造服务外包品牌。

(二)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主要考虑:“一基地四中心”城市定位决定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我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趋势。近几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保持了基本稳健发展的态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平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8个百分点。为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的目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才能形成有力支撑。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市餐饮住宿行业一直处于低速增长区间,新的消费热点又难以启动。同时,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金融业、房地产业的增长速度将有所下滑,难以对服务业快速增长形成有效支撑。综合考虑,完成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的目标需要付出较大努力。

工业增加值增长8%。主要考虑:国家级开发区、两大省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功能区等产业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为我市工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一批汽车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陆续投产和加快发展,将有力支撑工业平稳较快增长。但工业实现快速增长困难较大,工业企业用工成本、生产成本、资金成本居高不下,效益持续下滑。近年来我市工业投资的增幅不高,工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2014年工业实现快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小。安排8%左右的增长目标比较积极。

农业增加值增长2%。主要考虑: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农业“两区一基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价格稳步上升,龙头企业、行业组织等各类农业主体发展良好,农业发展稳定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但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不排除极端气候的影响,预计2014年农业发展将保持小幅增长的态势。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进一步聚焦十大产业。推进三个“300”工程,培育300家重点企业、推进300个重点项目,实现年度十大产业投资超过300亿元。把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六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力争2014年十大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3个百分点以上,十大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5%左右。二是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促进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推动中国化纤产业科技城、杭州市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杭州新型生态家纺产业联盟等重大技改平台建设。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培育3D打印产业、健康产业、养老产业、智慧医疗产业。三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实施发展现代农业“三大工程”,持续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涉农网商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推进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融合,积极发展自驾游带动的农家乐、风情小镇乡村游、农村运动休闲业。四是进一步培育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加大大企业大集团和拟上市企业培育力度,促进各类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加强中小企业扶持工作,启动新一轮大企业培育五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蒲公英计划、雏鹰计划、青蓝计划,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五是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实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转型升级的决定和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严格控制高耗能企业的用电,加大高能耗落后设备淘汰力度。加大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政策执行力度。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示范区创建。开展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功能区存量土地履约清理专项行动,对圈而未用、用不达产项目坚决予以清理。强化新上项目源头管理,坚决停止向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供地。六是进一步加快集聚区发展。加快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内中科院产业园、空港物流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推进长安福特、圆通速递、东风裕隆二期等产业项目。加快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内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层次科研院所和人才的引进,推进南方水泥总部、中国移动信息港等央企项目落地。七是大力抓好招商引资。改进考核办法,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体制。重点抓好西博会投资峰会、浙洽会、厦洽会,完善与CNBC、毕马威等国际机构的合作机制,继续实施“双百工程”。继续抓好“浙商回杭”有关工作,积极创造有利浙商创业创新的发展环境,打造浙商新高地。

(三)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

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主要考虑:更加突出杭州今后一个时期以城市国际化、城乡一体化为抓手,着力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着力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建立市城市国际化推进工作委员会及有关专委会,制定实施《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及年度行动计划。围绕“一基地四中心”,重点招引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入驻。建设国际化社区、商业街区、产业园区,加快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深入推进旅游国际化,重点提升西博会、休博会、动漫节等品牌会展的质量、综合效应和国际影响力。二是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城市特色风貌的保护。做好西湖、运河、钱塘江沿岸“三线”功能景观提升规划。加快城市东扩步伐。推进望江区块旧城改造。制定实施振兴大城北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三副六组团”协调建设,增强副城组团城市功能。加快五县(市)发展,深入实施“六大西进行动”,推动中心城区产业向县市梯度转移。加快中心镇建设,推进实施中心镇“双千工程”,积极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参与中心镇建设,力争年度中心镇投资达到360亿元。加强产业、人才协作,加快区县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区建设。继续实施联乡结村帮扶。深入推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三是大力发展都市圈经济。借力上海自贸区发展,加大开放力度,实施错位发展。对接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与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加快发展涉海产业。加快推进杭州都市圈发展,进一步深化杭州都市圈四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关于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以上。主要考虑:要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培育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进一步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工作,新增50家以上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企业和市级高新企业各100家以上。二是优化创新环境。深入实施《杭州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 “创新30条”政策,推进省技术创新工程杭州试点。落实《杭州市工业和科技统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对重点产业、项目和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三是建设创新平台。以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目标,加快“一区两城三园”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落实《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促进各类主体兴办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四是积聚高端人才。深入开展“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815”培训倍增工程、“名校名师名专业”战略、“万千百”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等工作。

(五)关于收入、物价、就业、人口等社会保障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10%。主要考虑:2014年就业形势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劳动力价格稳步上涨、城乡社保体系扩面提质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等因素给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形成利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企业经营较为困难、劳动者素质提高不快、财产性收入增收不确定等问题,对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带来不小压力。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安排9%和10%的增长目标,既体现了城乡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速的要求,也体现农村居民收入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要求。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主要考虑:2014年出现价格全面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输入性因素将对国内物价形成向上压力。劳动力成本、商务成本持续走高,势必会传导产品价格上涨。不排除局部的灾害性天气对农产品、食品价格造成影响。为此,建议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总体上看,2014年就业形势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随着“机器换人”步伐加快,部分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需求将继续下降。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压力将加大,“就业难”依然会比较突出。同时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熟练工等又存在缺口,“就业难”与“招工难”成为常态。为此,建议201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总体上看,近几年人口增长保持平稳,考虑到2014年单方独生子女生育二孩政策的调整,自然增长率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高,建议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新增城镇就业22.59万人,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000家、高技能人才4万人。二是努力完善社保体系。实施新修订的《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及实施细则。狠抓参保扩面工作,重点抓好非公企业、个体劳动者的参保扩面工作,力争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4%和98%以上。主城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50元。三是努力加强物价调控。做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加大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完善市民基本生活物品、基础生产资料价格的监测预警机制。四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继续抓好各类学校建设,全市开工建设义务教育学校30所,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落实困难家庭子女入学资助政策,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五是努力提供优质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改扩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00家,力争全市新增机构养老床位数6000张。六是努力提高优质医疗水平。加快市属新医院建设,完成市儿童医院一期改造,启用市妇女医院,加快市老年病医院、市中医院丁桥分院建设。七是努力缓解交通“两难”。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打造“公交都市”。强化道路停车管理,继续推进“错时停车”,加大对乱停车的处罚力度。稳步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建设,新增停车泊位50000个。加强道路建设,加大支小路整治力度,继续推进“三纵五横”快速路网建设。实施“智慧交通”,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八是努力加强“平安杭州”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六)关于节能减排的相关目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均按国家、省确定的目标要求安排。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推进“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三改一拆”力度,实施“四边三化”专项行动,推进“三江两岸”景观保护与建设。支持淳安打造“美丽杭州”建设实验区,实行考核单列。加快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力争通过省级生态市验收。二是加大“清水治污”力度。全面启动“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治污水工程,新增城镇污水管网100公里,同步实施相关污水泵站建设,加强市区阳台污水、初期雨水、服务业污水收集。推进河道整治,努力实现河道保洁全覆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深化“钱塘江”和苕溪两大流域综合整治和保护。大力推进排涝水工程,加强三堡排涝泵站、钱江枢纽闸站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住宅小区积水治理。加快运河主干段清淤疏浚、重要入城口整治和闸泵站提升。大力推进防洪水工程,启动塘栖和青山湖防洪工程,推进重要堤防加固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大力推进保供水工程,抓好祥符水厂改造,推进九溪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力争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年内开工,建成闲林水库。大力推进抓节水工程,做好《杭州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出台前期准备工作,加强节水管理,积极推广和应用节水器具,鼓励企业节水技改。三是加大“大气整治”力度。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无燃煤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萧山、余杭及五县(市)无燃煤区建设工作。大力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推进黄标车的淘汰工作,实施第二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进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调查和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油改气”工作,新建加气站6座,新增液化天然气公交车500辆,新增双燃料出租车1000辆。四是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推进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开展下城区低碳城区、桐庐县低碳县及钱江经济开发区低碳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我市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城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加快天然气、余热发电、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利用。

 

为实现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政府管理体制、民营经济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行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商事登记制度等改革。推行审批标准化,以富阳为试点,抓好行政审批“负面清单”试点。推进扁平化审批,继续向区、县(市)下放审批权限。继续推行“五阶段”审批新流程,并积极扩大实施范围。加强对行政审批过程中涉及的中介机构的管理,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作用,规范中介市场行为,推动中介机构健康发展。二是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逐步理顺萧山、余杭两区体制机制,推进两区政策接轨主城区。积极推进富阳、临安行政区划调整。实施“聚焦高新、促进高新”战略计划,推进杭州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进一步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完善中心镇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小城市、中心镇跨越发展。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三是完善民营经济体制改革。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建立鼓励民间资本建设项目储备库。向社会力量放开政府服务市场,出台落实《杭州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杭州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目录》。四是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科学合理的编制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防范财政风险。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进一步明确市本级的经费开支标准。完善市、区两级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县(市)、中心镇财政分配体系,完善市域内企业迁移的财政利益共享机制。五是完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亩产税收、能耗、排污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点项目点供、增量指标按效分配”土地配置机制,落实差别化的地价、电价、水价政策,继续加强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改革研究工作。开展工业用地分期分阶段供地、“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试点工作。六是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出台我市打造“财富管理中心”五年实施纲要及年度行动计划。修订出台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招商新政,加大对非银金融机构招引力度。支持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助力组建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支持滨江区开展“新三板”试点。鼓励扩大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余杭、桐庐、西湖、拱墅等地民间融资管理试点工作。七是完善城乡统筹机制改革。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启动城镇入户登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农村转移人口享受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机制。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等资源确权、登记、颁证,审慎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

三、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安排情况

2014年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77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300亿元。其中实施项目405个、预备项目97个、预安排项目75个。

实施项目实现新开工项目70个,建成投用项目50个,续建项目285个,围绕发展平台、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城乡统筹、生态文明、社会民生六大重点领域,重点推进“五水共治”、大气治理、交通治堵、垃圾收集和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四边三化”等领域的重点项目。

1、发展平台领域。重点实施项目11个,计划投资32亿元。新开工远大住工现代建筑产业园、浙江传化现代综合物流产业园等项目;续建未来科技城(海创园)配套设施、临江新城配套设施、青山湖科技城、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等项目;前期推进西溪谷建设、钱江金融城、杭州东部软件城等项目建设。

2、基础设施领域。以交通治堵工程为重点,安排实施项目46个,计划投资206亿元。新开工地铁2号线二期、地铁5号线一期、地铁6号线一期、杭黄铁路、文一路地下通道工程(紫金港路-保俶北路)等项目;建成投用杭长客运专线、德胜东路(沪杭高速-文汇路)提升改造、凤起东路工程(三新路-车站南路)等项目;续建机场高速公路改建、东湖快速路、紫之隧道、秋石快速路工程三期、环城北路地下通道等项目;前期推进绕城高速西复线、彩虹快速路(萧山段)、杭富沿江公路等项目建设。

3、转型升级领域。重点实施项目197个,计划投资381亿元。新开工武林广场站上盖物业综合体、浙商国际中心、富阳市山水国际、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浙商创新发展中心、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台电动工业车辆整机及车架等项目;建成投用杭州苏宁电器广场、杭维柯DDCT变速箱、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年产100万件医疗器械、杭州福斯特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胶膜、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等项目;续建福特汽车整车生产、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软件生产基地、嘉里中心、武林广场地下商城、万达广场、绿地中央广场等项目;前期推进城市之星国际旅游综合体、西溪智慧设计产业园项目、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二期扩建乘用车等项目建设。

4、城乡统筹领域。以中心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安排实施项目20个,计划投资262亿元。新开工淳安县千岛湖镇撤村建居安置房等项目;建成投用萧山03省道杭州绕城高速至临浦段改建等项目;续建中心镇、中心村、精品村建设、三江两岸整治工程、320国道至申嘉湖杭高速德清新市互通连接线工程(余杭段)、淳杨线道路改造、杭州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等项目;前期推进红十五线拓宽改建、长兴至泰顺公路灵桥至渔山段工程(春永线)、03省道萧山义桥至楼塔段改建等项目建设。

5、生态文明领域。以治污水、抓节水、大气治理、垃圾收集处理、四边三化工程为重点,安排实施项目36个,计划投资87亿元。新开工萧山区城投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临安市青山污水处理工程二期等项目;建成投用杭州市厨余垃圾分选减量暨生化利用一期、杭州华电半山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清水绕万村、主城区截污纳管、城市河道清淤、小型农田水利、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扬尘和油烟控制、垃圾分类工程、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皋亭山生态旅游综合建设等项目建设;前期推进九峰垃圾焚烧厂建设、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西山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

6、社会民生。重点实施项目95个,计划投资332亿元。新开工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杭州市儿童医院、杭州市中医院丁桥分院、滨江水厂二期扩建等项目;建成投用杭州市妇女医院、杭十四中康桥新校区建设、浙江杭州临安新一代天气雷达等项目;全面推进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工程、浙江音乐学院、杭师大迁建、奥体博览中心、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前期推进杭州城北市民健身中心、杭州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项目、杭州市一医院城北分院项目(市老年病医院)、杭州蒋村普通高级中学等项目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201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以及历次全会的决议和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工作总基调,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顺利完成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议IE8.0、1024x768浏览效果 浙ICP备08014995号 网站标识号:3301000019
主办: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B座17楼 邮编:310020 电话:0571-85251907
建设管理、技术支持:杭州市信息中心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B座12楼 电话:0571-85250024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 郑重声明 |

浙 公 网安备 33010502001328号